找到相关内容159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摄论学派-弘扬《摄大乘论》得名

    568)八月,他与法准、道尼、智敫等12人发誓弘传《摄大乘论》与《俱舍论》,使之流行中国。其弟子中传摄论之学的,有慧恺、智敫、道尼、法泰、曹毗、僧宗、慧旷。道尼依真谛宗旨,归乡(江西九江)开讲摄论,知名海内。隋开皇十年(590)奉诏入长安,于是摄论之学大行于京师。道尼有弟子多人,其中知名者有道岳、慧休、智光等。道岳后改学《俱舍论》。当时盛行于北方的摄论之学,除道尼和法泰之弟子靖嵩两系外,尚有昙迁一系。...

    田光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3558466.html
  • 常瑞法师:俗眼看佛国

    ,太阳系在宇宙中星罗棋布,适宜生物生存的行星有数十亿颗,人类在宇宙中绝非唯一。  回过头来看一下约1654年前的《俱舍论》中是怎样认识我们宇宙的:“四大洲日月,苏迷卢欲天。梵世各一千,名一小千界。此小...太阳系存在呢?《俱舍论》如是说:一千个小世界构成一个小千世界,一千个小千世界构成一个中千世界,一千个中千世界构成一个大千世界。宇宙中的大千世界有三千个之多。这和天文学家的结论不谋而合。不知道两千五百年前...

    常瑞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14859815.html
  • 从洞窟遗存看龟兹佛教的性质问题

    公元7世纪,龟兹的佛教徒还视之如宝,可见其保守程度如何了。但是,问题并非是一成不变的。分析《俱舍》便能受到启发。《俱舍》,全称《阿毗达磨俱舍论》,略称《俱舍论》。北印度世亲所著,大约成书于公元4、5...部专重阿毗达磨经书不满,反对说一切有部的三世实有。故而,经量部对后来的大乘唯识学派有相当影响。因而,世亲的《俱舍论》也被视为小乘向大乘过渡的著作。再则,世亲本人弃小乘后随兄无著改宗大乘,不仅是唯识理论...

    史晓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90869519.html
  • 梦参老法师:有的人一跟他接触,你就倒霉了!

    着《阿含经》,遇不着〈俱舍论〉,又怎么学呢?同时你遇到这个老师,他没有学过〈俱舍论〉,也没有学过《阿含经》,他又跟你讲什么呢?他学什么,你就学什么。 我在厦门南普陀寺恢复闽南学院的时候,那时我是教务长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1876575.html
  • 有部三世实有法体恒有上的体灭说和用灭说

    过未无体」的  宗教相对抗。  说明有部三世实有的宗义,有下列的诸书:婆沙论卷七  六、三九、二○;俱舍论卷二○;正理论五一;异部宗轮论  ;入阿毘达磨论卷下都有说到。引说过未无体的宗义,有下  列...  经部的主张,在俱舍论二○卷下论主根据于「过未无体  宗」广破有部的「三世实有说」,在这论中虽然不是明显地  谓是经部宗者,但是在这论前后的体例上看,确是经部。过  未无体说于成唯识论卷四:「过去...

    佐伯良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92971354.html
  • “五蕴”与“十二因缘”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

    “无色四蕴”(受想行识)。《俱舍论》卷五说:“‘名’谓作想,如说色、声、香、味等想”,都是主观的;卷十又说:“无色四蕴何故称‘名’?”因它们都是内心主观的东西而“相隐难知”,“随所立名,根境势力于义...概念。但是“色”只能说“略相当于”物质概念而已,严格说来,佛教哲学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的“物质”概念:(1)《俱舍论》卷一说:“变、碍故名为‘色’。”具有“变”的性质的事物决不仅仅是物质。又说:“色者,唯...

    黄玉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4242176.html
  • 五蕴与十二因缘之关系及其哲学意义

    。十二因缘中的名色支与五蕴中的色蕴是明显地具有对应关系的:“名色”包含着“名”与“色”两方面,其中“色”对应于“色蕴”,“名”对应于“无色四蕴”(受想行识)。《俱舍论》卷五说:“‘名’谓作想,如说色、...百法明门论忠疏》说:“质碍名‘色’。”质碍就是具有不可入性的事物,这相当于物质概念。但是“色”只能说“略相当于”物质概念而已,严格说来,佛教哲学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的“物质”概念:(1)《俱舍论》卷一说: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2650203.html
  • 《彰所知论》传承过程及〈情世界品〉补订

    Pancaskandhaka,以下简称《五蕴论》)中的某些段落,[26] 但是,根据笔者比勘的结果,八思巴除了借鉴上述佛学论著而外,更多地是直接引用了世亲(Vasubandhu)所著的《阿毘达磨俱舍论》(以下简称《俱舍论》)。[27] 八思巴提到了《集论》[28] 和《五蕴论》,[29] 大概是想说明:他在《彰所知论》中的思想并不仅仅是来源于《俱舍论》。的确如此,《彰所知论》是熔多部佛学论著之精华,释迦尊者世系和...

    王启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83373945.html
  • 佛教与数学

    佛学的上座部说;二、是代表后期小乘的《俱舍论》说;三、是代表大乘学的《华严经》说。  初期的原始佛教,有上座部与大众部之分,今日锡兰、缅甸、暹罗所传的佛教,就属上座部。上座部对于数量的说法是用十进位,...够用,所以又有《俱舍论》五十二位数的产生。  《俱舍论》五十二数也是十进位,最高的五十二位数是阿僧祗。在《华严经》中也曾说到阿僧祗,并以一阿僧祗为单位,渐次转倍,至不可说不可说,即:阿僧祗、无量、无边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35744515.html
  • 佛教的学术化——从西藏寺院的教学来观察

    宗义、七十义的教理研习,(3)五部大论(释量论、现观庄严论、人中论、俱舍论、律经)的钻研。此三阶段的学习时间,大致同于内地的(1)小学(2)中学(3)大学及研究所。第一阶段注重背诵,第二阶段,则注重因明...将因明论式这一工具,善巧地运用到佛教教理的探讨,因而使得理性的思维走向严谨而细密,成为一大特色。  3、五部大论的钻研:第三阶段所研习的五部大论是《释量论》、《现观庄严论》、《人中论》、《俱舍论》及《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1964424.html